《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建设400个左右重点县、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通知还部署了5项重点任务,即推进秸秆科学还田,规范秸秆收储操作,推进秸秆离田利用,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以及强化典型示范引领。
人大代表非常关注秸秆问题,向农业农村部提出了不少建议。近期,农业农村部公开回应了相关问题。
一方面是收运储,农业农村部表示,“十三五”以来已经支持1700多个县配备田间搂草、捡拾、打捆、叉装、转运等机具设备,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规范的秸秆收储点,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补齐秸秆田间收集、储存运输等短板。下一步,还将继续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培育设备适用、技术先进的秸秆加工转化市场主体。
另一方面就是秸秆高值化利用,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高度重视秸秆高值化利用,推进秸秆产业提档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层次迈进。农业农村部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科技支撑的原则,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打造一批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秸秆沼气产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农业农村部表示,一直在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加强沼气技术装备研发,鼓励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截至目前,已经研发了沼气脱硫除杂、沼渣制肥一体化、污染物减排、沼渣沼液资源化及污染物去除等关键技术装备及高值产品,建立了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沼渣制肥—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和智能装备模块化、标准化示范工程。
秸秆利用一定是向着产业链化升级迈进的,其前提是综合利用规模。据《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4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88.1%,全国秸秆利用市场主体为3.4万家,其中年利用量万吨以上的有1718家,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主体分别占比7.8%、8.9%、3.8%、2.6%。
有了供求关系,自然就会有市场。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上进入了稳步发展期,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高值化产品不断增加,这些都有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市场规模就已经超过了3500亿,据机构乐观的评估结果显示,预计明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
“点废成金”,秸秆真的是个中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