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的消息,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达2.53亿亩,进度过八成,重点推向了山东、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
每次收获季,我们庆贺丰收,也在持续关注秸秆处置问题。经过几年的部署和努力,目前农村秸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处理基本走上了正轨,全国各地一般会从三个方面盯紧秸秆问题:1、秸秆禁烧;2、秸秆利用;3、监察监督。
秸秆禁烧
一方面,农村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秸秆露天堆积焚烧,其造成的大气污染影响波及广,且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可再生”的属性让丰富的资源得以进入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中。所以,我国各地都有“禁烧令”,为了更有效地防止秸秆露天焚烧,还会多管齐下。
如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陈庄村,将乡村公益岗位与麦收秸秆禁烧工作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村内大喇叭、微信工作群、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禁烧。再如日照,专人巡查,组织林管员、水管员、环保网格员、民兵等各方力量,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通过秸秆焚烧卫星监测平台自动化识别火点。
秸秆利用
秸秆利用集中在“五化”方向——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总的来看,肥料化的占比最高,2020年超过51%,其次是饲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占比均不足5%。不过从经济效益上来看,除了原料化暂未产业化,基料化其实是最高的,业界估算每吨秸秆能达到1500多元。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利用成本较高,收储运体系不够健全以及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部分高值化利用技术不成熟等等。同时,秸秆利用成效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甚至少数地区还处于提高机械化率的阶段,以及高值化利用方式的推广比较受限。
当然,也不乏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如连云港灌南县,机械化程度高,小麦收完第二天秸秆就能离田,全县形成了秸秆收购、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产业链,最终秸秆可以成为基料,生产蘑菇,实现高价值回收再利用。
监察监督
秸秆禁烧需要监管,秸秆再利用也需要帮扶和规范。农业部要求,按照“疏堵”结合,既抓秸秆综合利用,又抓秸秆禁烧的原则,密切配合、协同作业,做好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工作。《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要求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采取电话抽查、交叉互检、现场核查等方式,对台账数据真实性进行核验。
据悉,广南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对履职不力导致公益受损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职能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整改,这是非常典型的协作协同作业,在各部门的职责内联合抓好相关工作。
“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削减大气污染源,促农增收,秸秆再利用的好处多多。